武夷山市,福建省轄縣級市,由南平市代管,位於福建省西北部,北邊與江西省毗鄰,境內有建溪、崇陽溪、南浦溪、麻溪等4條主要河流,森林覆蓋率將近八成。武夷山市前身為崇安縣,建置于北宋淳化五年(994年)。
武夷山以茶產業與茶文化著名於世,武夷山多懸崖峭壁,茶農利用空間,將茶種於石縫、岩凹、石隙等處,由於日照短,濕度大,且土壤富含礦物質與有機質,據此製成的烏龍茶風味十足,岩茶因而得名。武夷岩茶歷史悠久,品種繁多,主要品種有:大红袍、肉桂、鐵羅漢、水金龜、白雞冠、半天腰、奇蘭等,其中尤以「大红袍」最為名貴,被喻為「茶中之王」。
清康熙以來,廈門是當時對外國人開放的四個港口之一。由於廈門人說閩南語,在外國商人耳裡「武夷」的閩南語發音近似「Bohea」,因此當外國商人將武夷岩茶介紹給西方世界時,便將之譯作Bohea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