邵武地處武夷山南麓、富屯溪畔,史稱南武夷,素有鐵城之稱。邵武歷史悠久,建城已有1700多年,為閩西北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,是中原入閩的重要通道,曾为福建八府之一,歷史上出過2位宰相、7位兵部尚書、 271位進士,全境多山,森林覆蓋率達78%。鷹廈鐵路是福建第一條幹線鐵路,連接江西鷹潭到福建廈門,邵武站是鷹廈鐵路入閩第一大站。由於建設時從鷹潭往南鋪設,邵武市與其西北方的光澤縣是全福建第一批有鐵路建設的行政區。
每逢元宵等傳統節日,邵武的農村家家戶戶都會製作「包糍」食用,包糍形狀與水餃相似,是一種包餡的米食。另有一種米食小吃名為「腳跟糍」,形狀如腳跟,顏色金黃,香氣十足,十分受邵武人喜歡。
因邵武市境內地形複雜,山巒疊嶂,連綿不斷,地勢險要,易守難攻,而富屯溪西連江西腹地,東接閩江的水路交通,使得邵武自古即是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,民諺有「銅延平,鐵邵武」的說法,顯示了邵武的易守難攻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