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人認識的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的關鍵人物,但在順昌縣,卻有他的種種足跡!
孫悟空的原型在順昌神猴崇拜
順昌縣位於福建省西北部丘陵區,武夷山脈南麓,閩江上游富屯溪、金溪匯合處,為「閩江起源處、順達昌盛地」。因順昌境內山巒起伏連綿,河流錯綜其間,極為適宜山猴的生存和繁殖,自古以來便有許多關於猴精的故事以及神猴崇拜文化的流傳。
順昌境內寶山上「雙聖廟」是佐證「孫悟空祖籍在順昌」的有力證據。
雙聖廟,始建於元末明初,廟內並立著兩塊石碑的古代合葬神墓,墓形呈八字形外撇,墓碑刻著「通天大聖」和「齊天大聖」的楷書字樣。
在楊景賢的《西遊記》雜劇中,有一段孫悟空的自白:「小聖弟兄姊妹五人:大姊驪山老母、二姊巫枝祗、大兄齊天大聖、小聖通天大聖、三弟耍耍三郎。」
閩北、閩東乃至福建各地至今保存下來許多祀奉齊天大聖的廟宇、神位,但以「通天大聖」為膜拜對象並以神墓的形式保存下來的古代遺存,僅發現順昌寶山這一處,而且早於《西遊記》的成書時間。
「水簾洞」、「五指山」、「點將台」都在順昌
順昌境內,除了與《西遊記》故事相關的線索外,其地形特徵與《西遊記》中一些場景的描述亦十分契合。
寶山上有名「仙紋石」,當地民間傳說,孫悟空就是從這塊石頭裡出生的。仙紋石下方的懸崖下端有一個「八仙洞」,為八個深淺不一的岩洞,岩洞口常年滴水不斷,彷彿掛一水簾。當地一些曾爬入山洞,洞內有石桌、石凳、石床等物,且洞中有洞,像極了《西遊記》中描述的「水簾洞」。
不知道順昌的同鄉是否有聽過長輩說起這些故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