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閩北——面積占福建省五分之一的南平市,在歷史上素有「閩邦鄒魯」、「道南理窟」之稱。可是,閩北山嶺聳峙,低丘起伏,河谷與山間小盆地錯綜其間,直到上個世紀末,因為受到交通瓶頸的制約,拉大了山區與沿海的距離,阻礙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。直到2004年,閩北第一條高速公路開通,總算把山與海之間的距離拉近了許多。

早期閩北對外交通向來以水運為主,陸運方面,不管是縣道或鄉村道路,向來路況不好,加上天候多雨,只要一遇雨往往變成泥巴路,而且道路多沿山而建,一趟交通,往往曠日廢時,並不能滿足閩北人的需求。
2001年,三福高速公路(三明到福州)開工,主線線路總長約為216公里,該路設計為雙向四車道,設計速度為80公里/小時,路基寬度22.5公尺。建設沿路遇山開山、遇河搭橋,施工過程中又經常出現岩爆、溶洞、涌水等問題,好不容易,總算在2004年建好了這閩北第一條高速公路。西面通江西、湖北、北京,南面抵廣州、香港直至海南島,北可通浙江、上海直至黑龍江,從而構成一幅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路藍圖。
建成當時,福州市副市長黃序和對記者說,此段的建設規模創歷史之最,僅沿線六座大橋總長度就達1萬4千多米,隧道12座總長度近1萬4千米,其中美菰林特長隧道長5574米,是當時中國已建成的最長高速公路隧道。而後,這條路又持續往西北延伸到寧夏銀川,成了福銀高速公路的一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