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海綿城市 武夷新區把水留下來

閩北向來多雨,然而水來得快去得也快,往往間歇性的大雨氾濫後水便流往他處,難以利用。有鑑於此,武夷新區以海綿城市為概念,目標把水留下來。

海綿城市是一種城市建設理念,概念是下雨時腳下的土地要能吸水、蓄水、滲水和凈水,並且在需要時把還能蓄存的水拿出來加以利用,如此一來,大雨不易成災,雨後又能確保水源供應。

自從南平市政府從延平區移到建陽區後,武夷新區作為新的南平市政府所在地,特別在「水彈性」此一主題加以著墨,利用排水溝與水泵等設施,將水源引進專門水池,經沈澱過濾後,一年可節約用水六萬噸;而路面的水泥、磚塊鋪設,也採用透水性強的材料施作,其城市建成區可透面積達48.51%,並在2021年成為首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城市。

武夷新區核心區有處景觀湖,稱為水之廳,除了供民眾散步休憩觀賞之用,更有防洪洩洪的調節功能,是依山就勢,將原有的丁墩溪拓展開來而成。

至於家庭與工業污水的處理,則在引入污水處理廠經深度處理達到可使用標準後,將之用於園林綠化、道路沖洗與衛浴空間清潔等。

現今,極端氣候出現越加頻繁,而武夷新區已在水議題上打造好了適應力和恢復力,呈現的是內陸山地城市的生存韌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