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平古鎮 在邵武

和平鎮位於邵武南部,是一座有千年歷史的文化古鎮,是古代邵武通往江西、泰寧、建寧、汀洲的咽喉要道,而且福建出省三道之一的隘道「愁思嶺」就在和平境內。和平古鎮面積192平方公里,建置始於唐朝,距今有1400多年歷史,是中國保留最好、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築群之一,被譽為「全國罕見的城堡式大村鎮」。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,和平古鎮文化遺產眾多。

和平古鎮保留了完整的古街巷,城堡內有兩條分別連接東西城門和南北城門的街,街道兩側縱橫交錯的大小巷道都是中間鋪青石板,兩邊鋪河卵石,有的全部鋪河卵石。貫穿古鎮南北的舊市街,被譽為「福建第一街」。
這裡文物古蹟星羅棋布,不僅有城堡、譙樓、分縣衙門,由明末著名軍事家、民族英雄袁崇煥題寫塔名的「聚奎塔」,閩北歷史上最早的書院—-和平書院,還有許多庵廟宮觀、祠堂及義倉。
和平古鎮至今留存近300幢、10000多平方米的明清民居,古民居鱗次櫛比,既有中原古風,又具地方特色。古鎮中「大夫第」、「中翰第」、「司馬第」、「郎官第」、「進士宅」、「貢員宅」等豪宅林立。僅建築技藝精湛、雕飾精美、外觀壯美的「大夫第」,就有5座,是我國保留最好、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築群之一。
和平鎮還被譽為「中國進士之鄉」,這與和平鎮千餘年來教育發達,文風熾盛有關,營造了和平千餘年讀書求學的氛圍,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英才人傑。如宋代大理丞黃通、司農卿黃伸、榜眼龍閣侍制上官均、元代國史編修、文學家黃清老等,都是從和平書院走出來的。和平書院可以說是邵南人才的搖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