巧水流長 一代人換來巧溪山村二百年榮景

建甌市吉陽鎮位於順昌、建陽、建甌三縣交界,境內有一村落依山而建,這村落有一條溪流貫穿其間,而民居則沿著溪流兩側傍山而建,這村名叫巧溪村,村中橋亭亭檐上提著「巧水流長」四字,正是巧溪古村落的真實寫照。巧水流長,乍看似乎與尋常村落無異,又能在悠悠時間長河裡活出精彩。

建甌巧溪村以「饒」為大姓,據饒氏家譜記載,巧溪村饒氏為宋仁宗賜以「理學大宋儒家」之稱的饒魯之後。自巧溪饒氏始祖遷居至此,有500多年歷史。清朝初至清朝中期,是這個村莊發展的鼎盛時期,呈現文武官員輩出的輝煌景象。
漫步在村街上,隨處可見清一色的青磚灰瓦古民居,其中有十多幢俗稱「官宅」的古民居,這些古民居的古建築依然向人們訴說昔日的輝煌。其中清朝咸豐末期建造的五品軍功饒國澤故居尤其氣派。
饒國澤幼時父母雙亡,寄居舅父家。他勤奮好學,少懷大志。清康熙十三年(公元1674年),饒國澤在京城經商,聞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叛亂,便棄商返閩,偵逆虛實,寫成報告趕到浙東,向大將軍康親王投獻,康親王大喜,授之為「義旅總兵」。次年九月,饒國澤回鄉變賣家產,招募義勇數千人組成義旅,此後人生屢建功勞,最終功授榮祿大夫,追贈三代一品。
清朝年間,巧溪村被朝廷欽命的9品以上官員就有52人之多。走進村中,還可看到當時村人告老還鄉後修建的古戲台,以及其他曾經在此活過的種種痕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