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中國古有四大名關,分別是劍門、函谷、雁門,以及仙霞四關,四道關皆是往來交通要衝,在陸運時代具有相當大的軍事價值,因為名氣太大,常常也在影視小說作品裡可見,其中,仙霞關就位於閩浙相交的仙霞嶺,而這條昔時官道,現今被稱為仙霞古道。

仙霞古道位於閩浙交界,是聯繫錢塘江水系與閩江水系的一條古官道,戰時用於軍事人員物資運送,平時則是交通兩地物資的重要商道,有了這條路,商人可將浙江一帶的物資從錢塘江水系運過來,再經過仙霞嶺的四道關卡,下山後抵達浦城,接著又接上水運前往福州,貨物再一路往南往下,直至出海;又或是倒著過來,將南北貨物從閩地沿海一路往上運送,經過浦城後走上仙霞古道,最後送往內陸。
據說,這條路的開拓,和唐末時期的黃巢很有關係。黃巢是唐末時響應時人王仙芝起兵反抗唐朝政府的一號人物,他所造成的一連串事件,史稱「黃巢之亂」,又有稱「黃巢起義」,端看從哪個角度著眼。
不論如何,唐僖宗乾符五年(西元878年)時,主要起兵的王仙芝戰死,當時朝廷得以集中兵力防備黃巢來犯洛陽,沒想到黃巢避實就虛,趁機進取防備較弱的江南一代,他到了浙江攻佔杭州後,本來打算憑海路前往福州,無奈所需船隻不足,他不得已下,從現今浙江衢州處率軍硬走仙霞嶺,開山築路,將這條山路硬生生走出來,離開仙霞嶺後,黃巢又從浦城兵分兩路,一路取崇安、建陽、南平,另一路途經政和、福安、霞浦,最後兩路會師,攻占了福州。
黃巢事件過後,官方將這條被黃巢打開的路留了下來,但納入了政府的管制,鋪設石磚,將他修德更好走,並且設置關卡,留兵據守。如今連兵也沒了,僅剩偶爾前來的旅人,踩著仙霞嶺上的落葉,耳聽古道殘響空悠悠。